3月20日深夜至21日凌晨,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核與輻射安全監管處與自治區核與輻射安全中心對寧東能源化工基地重點企業放射源探傷作業進行現場突擊檢查,督促企業落實輻射安全主體責任,守好輻射安全底線。
移動放射源探傷被廣泛應用于工業企業的無損檢測領域。若對移動放射源管理不當,造成脫落、丟失,極易引發嚴重的輻射安全事故。自治區生態環境廳采取“四不兩直”方式,深夜直插作業現場,重點檢查企業夜間開展的探傷作業是否合規,作業期間放射源貯存、使用登記、安全防護措施及操作人員是否持證作業等,并通過現場質詢、臺賬比對等手段,嚴查違規操作、無證上崗等違法行為。同時,執法人員使用便攜式輻射檢測儀對作業現場周邊的輻射環境進行巡測,動態評估作業區域周邊環境輻射水平,確保探傷作業無異常泄漏情況。檢查組還利用寧夏高風險移動放射源在線監控系統,與現場的移動源進行比對,核準高風險移動放射源的定位是否準確,確保實現24小時動態追蹤。
執法人員檢查中發現,某企業探傷作業人員無法提供輻射安全與防護考核合格證書,探傷作業操作位設置不合理,現場未按要求配備輻射監測儀、個人劑量報警儀及個人劑量計。對此,檢查組要求該企業立即停止探傷作業,責令限期整改。針對本次檢查的3家企業發現的8個問題,執法人員現場下發督查記錄單,督促企業整改。(記者 張濤)